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效能,济宁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优化完善各项平台功能,用科技赋能流程,积极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大力推行投标电子保函的运用,为企业减负降费,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中心的重要抓手之一。
自各行政监督部门出台规范保证金收取行为的制度文件以来,投标企业实现了几百元的保费代替几十万的现金,极大地降低了投标成本和资金周转压力。5月9日,济宁高新区后栗路(同济路——蓼河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顺利开标。此项目工程总造价1273.14万元,招标文件要求交纳保证金20万元,参与投标单位115家,其中以保函缴纳投标担保企业113家,减少资金占用2260万元。
投标电子保函的运用,对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电子保函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减少了投标人的办理时间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电子全程留痕,方便查验真伪,能够有效加强交易监管,为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提供支持。
2022年以来,济宁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建设工程交易项目24项,参与投标企业619家,以电子保函缴纳保证金574次,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1.11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市场交易主体招投标便利度。
下一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加大电子保函的宣传推广,通过交易网站发布相关操作流程,让更多投标企业认识、认可电子保函在投标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切实为企业减负纾困,助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