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为主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电子化交易水平。
2021年全年共办理进场交易项目96项。总成交价91539.06万元,节支率6.09%,总计节支 5931.92万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项目22个,项目交易额79389.95万元,节支率5.84%;政府采购项目交易52个,项目交易额8879.89万元,节支率6.31%;综合交易项目22个,项目交易额3269.21万元,节支率11.24%。
从交易类型的数量来看,政府采购类项目仍是主要交易类型,占交易总数的54%;建设工程类和综合交易类项目各占交易总数的23%。(详见图1)
从交易金额来看,建设工程类项目占据主导地位,占交易总额的87%;政府采购类虽然交易数量较多,但单个项目的交易金额较小,占比10%;综合交易类占比3%。(详见图2)
从各交易类型的节约资金来看,建设工程类项目节约资金4919.54万元,在总节约金额中占主导地位;政府采购类项目节约资金598.46万元,综合交易类项目节约资金413.92万元。从节支率来看,综合交易类项目节支率最高,为11.24%,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类项目节支率均在6%左右浮动。(详见图3)
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一揽子便民举措,其中包括:(一)建立重点项目招标采购工作绿色通道按照标前主动对接,标中精细服务,标后回访的工作模式,保障了全区4个重点项目进场交易,实现服务零差错;(二)推进“远程异地评标”、“电子保函”、“CA数字证书”、“云视通”数字见证平台等创新改革举措,实现了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共用,提高了交易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降低了交易成本,遏制了围标、串标违法行为;(三)对房屋建设和市政工程项目推行“评定分离”办法,进一步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制;(四)推动在线抽取评标专家、在线支付专家评标评审费用,进一步规范评标(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支付行为;(五)电话访问企业165家,实地走访企业42家,收集意见建议3条,与市场主体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2021年交易项目96项,虽然交易量较2020年的106项有所下降,但是通过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优化交易服务,2021年总成交金额为91539.06万元,同比增长122.51%;总节约资金5931.93万元,同比增长494.65%;总节支率从2020年的2.37%上升至2021上的6.09%。(详见图4,图5)
下一步,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各项重点攻坚任务,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