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放权、精简、集成、共享”的总要求,不断推进流程再造,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治理效能,增强交易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为“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提供有效服务保障。
一、以简政放权规范市场秩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破除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维护公平公正市场交易秩序的要求,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整治工作,消除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促进招标人依法履行招标采购主体责任,依法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规则的减法换取市场和交易主体活力的加法,激发市场和交易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二、以流程优化促进职能转变
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市中心的领导下,简化办事环节和手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明确标准和时限,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让交易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更便捷、更顺畅。 一是简化优化流程。取消电子招标投标项目的招标文件备案环节,推行招标信息自动发布、在线监督管理,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取消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等招标信息审查事项,由招标人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负责,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对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等资料通过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先行办理进场登记,进一步减少由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全面推进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通过推动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功能,实现各类交易主体全流程通过电子化方式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通过推动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实现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场地邀约,专家就近选择评标场地、共享评标专家。通过推动使用“数字见证”监管模式,实现专家评标(评审)全过程语音、视频全程直播,保障行业监督与见证服务质量,从源头上防范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通过推动使用“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实现CA数字证书办理、招投标文件签章、加密解密、开具电子保函等事项掌上办理。通过全面推行银行保函、保证保险替代投标、履约、质量、农民工工资现金保证金,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三、以信息互通提高服务质量
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整体效能。一是实现交易数据互联互通。推进“一网三平台”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升级优化电子交易、服务、监管系统,实现与电子交易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全面对接,实现数据共享集成。二是档案集约化管理。按照“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的要求,推广使用集电子文件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三合一”全程管理系统,促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业务、技术和数据的深度融合,完成多类交易数据的电子化即时建档、存档、归档,实现档案自动化、保管电子化和利用网络化,实现档案无纸化、归档操作自动化,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档案集约化管理。三是实现信用信息共享。通过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库,丰富交易主体基本信息、失信信息、奖励信息和承诺信息等版块,协助配合监督管理部门做好信用信息的归集、记录、共享和应用工作,并对接市发展改革委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与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平台在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更新、应用的枢纽功能,有序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跨部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