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六个一”工作思路全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

“六个一”工作思路全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

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六个一”即“一个目标、一个初心、一个提升、一个推进、一个基础、一个建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一、咬定“一个目标”,全力构建“公正、规范、高效、廉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要求,对政府配置资源中应该或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配置的资源,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必进”的原则,严格将其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方式进行规范透明配置。使用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促进平台互联互通和信用信息共享。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公开,保证各类交易行为动态留痕、可追溯。坚持管办分离,加强同各行业行政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实现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全力构建“公正、规范、高效、廉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二、坚守“一个初心”,全力做好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工作。

坚守为市场交易主体服务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强化服务定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面对市场各交易主体日益增长的优质服务期待,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建立重点项目招标采购工作绿色通道,对区重点项目实行“全天候、零时限”服务,进场招标登记即到即办,项目招标投标相关手续当天查验完毕。充分发挥“店小二”式服务精神,做好回访工作,真诚听取各交易主体反映的开标、评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诉求,准确掌握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坚定不移的落实“我为交易主体办实事”。

三、突出“一个提升”,全力提升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水平。

全面推行招投标全过程线上运行,实行招标公告、资格审查、招标、答疑、投标等文件网上传输,实行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投标文件电子化,投标企业在线免费下载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自主在线提交电子投标文件,不断提高投标效率和便捷度。推动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实现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场地邀约,专家就近选择评标场地、共享评标专家。推动使用“数字见证”监管模式,实现专家评标(评审)全过程语音、视频全程直播,保障行业监督与见证服务质量,从源头上防范关键环节廉政风险。推动使用“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实现CA数字证书办理、招投标文件签章、加密解密、开具电子保函、专家扫码自助签到、自助采集数字签名等事项掌上办理,通过推动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全力深入提升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水平。

四、抓好“一个推进”,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落地落实。

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招标投标远程异地评审方式向政府采购、综合交易等交易项目延伸,积极与更多的地市开展跨地市远程异地评审。积极推动更多交易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手机多轮报价、场地预约、评标专家自助服务、电子保函开具等功能,逐步实现“智慧交易”、“掌上交易”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落地落实。

五、夯实“一个基础”,全力维护各类项目稳步、有序进场交易。

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为指引,推进清单内公共资源平台交易全覆盖。采用招标文件范本,严格规范招投标过程中的发布事项,按照公开发布事项的内容和模板发布各项交易信息。贯彻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工作规程,全力维护各类项目稳步、有序进场交易。

六、强化“一个建设”,全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将每位业务人员由原先的“只守一摊”转变为全面熟悉不同类型项目交易环节的“多面手”,有效提高干部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抓实作风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在工作中廉洁自律,守好“一排”底线,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工作落实、风清气正,全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