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优质化、高效化,济宁经济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优质办、智慧办、高效办、创新办为抓手,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一、场所保障优质办。根据场地现场实际情况,开设了综合业务室、公共服务区、开标室、评标室、电子评标室、电子监控室、档案管理室等主要功能区域,开标区、评标区配备了先进的视频监控、网络等设备,24小时无死角、全覆盖监控开评标区域每个角落,满足了交易全程电子化、服务保障便捷化、监控实时化的需求。每周按时清理场所,保证交易场所卫生整洁。定期对开评标区域的各项设备设施进行巡视维护保养,保证交易服务高质量运行。
二、数据赋能智慧办。依托一体化交易平台,以简流程、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为目标,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实现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各类项目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变更、保证金收退、资料归档、质疑投诉等26个节点全流程电子化。“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实现了从“线上办”到“掌上办”的跨越。中心积极推进CA证书全省互认,推广使用电子保函,推动使用电子证照登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强交易现场数字见证服务,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专家评审费在线支付,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测预警自动化能力,规避围标串标,规范交易主体行为,向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标准化服务。
三、规范机制高效办。参照《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工作规程》等制度文件,规范项目进场阶段、公告信息及招标文件发布阶段、专家抽取阶段、开评标阶段、交易结果确认等阶段的见证服务流程。严格专家抽取过程控制和保密措施,所有项目的公告公示信息,严格按照规定公开项目所有信息,并同时公开异议联系人、联系方式,畅通异议投诉渠道。通过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优先办理重点项目进场登记。常态化征集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实施交易主体“一项目一回访”制度,不断提升平台服务质量和运转效率。
四、盘活资产创新办。关注非国有资产类企业,尤其是数量庞大的民营、集体企业闲置生产设备、股权等资产的处置途径,坚持把数字化创新作为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搭建了为民营企业闲置资产交易提供服务的政府公益性平台--“企业闲余”交易平台,打破了买家找不到卖家、卖家找不到买家的信息壁垒,有效畅通闲置资产供需对接渠道,促进了闲置资产信息集聚、循环利用和高效配置。截至2024年7月,共计发布标的117个,挂牌价格22116.1645万元,成交标的86个,成交金额8034.0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