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济宁经济开发区石雕文化产业园项目(EPC)”项目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顺利完成开评标工作,该项目是济宁市首例“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项目,主场设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场分别设在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聊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这是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发展的又一重大应用性成果,是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工作的再探索、再创新、再突破。
“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是指身处不同地域的评标专家通过在线评标系统,依托远程视频交互实现无障碍化沟通,同时开始、在线打分,远程完成项目评标。“1”代表1个主场,“N”代表多个副场,“1+N”模式是由“1个主场+1个副场”向“1个主场+N个副场”评标模式的探索和升级,是评标模式数字化应用的再体现。
一、主动靠前,扎实开展“1+N”远程异地评标准备工作。济宁经济开发区石雕文化产业园项目(EPC),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27亩,主要规划建设标准厂房、综合服务区、石雕文化创意园、石雕文化体验区并建设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规模大,设计方案复杂,设计评审要求专家水平高。为了充分利用外地优质专家资源,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经开区分中心积极与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聊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沟通对接,联手开展此次远程异地评标活动。为顺利完成此次“1+N”远程异地评标,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前着手、精心准备,一是提前进行主副场网络、评标系统联动调试和项目模拟运行,确保系统平稳运行;二是提前做好项目实施有关专家抽取、现场服务管理、视频见证、专家费支付、技术支持保障等准备工作;三是提前衔接现场服务工作,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二、精准服务,全面做好“1+N”远程异地评标保障工作。开评标过程中,市住建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科同志高度重视,亲临开标、评标现场全程指导。济宁市主场3名评标专家和泰安市副场1名评标专家、聊城市副场1名评标专家,通过山东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实现异地同步评审、同步交流、在线打分,评审结束后采用电子签章模式直接在评标报告上签字,整个评标过程全程留痕,经过7个小时的协同评审,评标活动顺利完成。监管部门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全程监督,整个评标过程公平公正、规范有序。评标活动结束后,招标代理机构通过济宁市评标专家劳务报酬在线支付系统按标准支付专家评审劳务费用,并及时下载评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档和音视频资料,归档至济宁市公共资源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三、高效透明,创新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地域和形式再突破。此次“1+N”远程异地评标活动,与以往相比,呈现四处亮点。一是再度突破了公共资源交易评标地域和形式,“1”个主场“N”个副场,实现了评标地区由“一对一”向“一对多”的转变,解决了不同地区专家数量不足、本地专家“圈子化”等问题,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种创新突破;二是区域专家独立评审,互不干扰,专家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有效规避因项目关键信息泄露产生的串标行为,实现共享共用,降低了评标成本;三是多地评审专家全程“云上”沟通、同步评审、在线打分,提升招投标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进一步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对加速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多区域“互联互通”,推动评标评审阳光操作、构建公平诚信的公共资源交易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加深了济宁市与泰安市和聊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作的深度,对助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将持续深入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区跨省(市)远程异地评标联动,促进评标资源整合共享,为济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