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重点项目鏖战三天两夜

济宁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重点项目鏖战三天两夜

5月26日凌晨3点,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室内评委专家正在认真评标,招标人、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监管部门、交易中心见证人员全程见证服务。

济宁市财政局经济开发区分局2022年财政投资评审及结算审核服务项目共分12个标段,于2022年5月24日上午9:30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标,参加本次项目投标的供应商600余家,评标时间历时3天2夜共计54.5个小时(5月24日9:30至5月26日16:00),是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评标时间最长的项目,也是市交易中心近三年来评标时间最长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项目全流程线上交易,真正实现了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一、服务“零差评”

由于项目分包多,工作量大,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开评标活动,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筹合理安排,启动“隔夜评标”模式,全力当好“店小二”。一是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业人员主动对接,优先安排交易时间和场地,并及时为招标人、代理机构和投标人提供政策业务咨询服务。评审期间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全程参与,做好见证服务工作。二是严肃评标纪律。评标期间专家手机统一收缴封存,切断与外界联系。在评标专家标前会上宣读评标纪律,所有参与评标的专家在廉洁自律和回避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三是封闭管理。评审期间对专家的吃、住实行封闭管理,因特殊情况需要向外界联系的,采用评标区域内公用电话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行联系。

二、全程“零跑腿”

一是电子化投标。供应商在济宁经济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网或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在线获取招标文件,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在系统内上传电子投标文件及相关资料扫描件,实现招标公告、资格审查、招标、答疑、投标等文件网上传输。所有交易流程线上操作、留痕,进一步方便了供应商,促进了公开透明。二是“电影院选座式”预约开标评标场地。招标代理机构网上自助预约开评标场地,不必再到交易中心现场预约,大大提高了招标便捷度和场地利用率。三是交易服务向移动端延伸。投标供应商登录“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就能实现CA数字证书办理、招投标文件签章、加密解密、开具电子保函等事项掌上办理,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进一步向“掌上办”、“智慧化”迈进。

三、交易“零见面”

一是不见面开标。供应商无须专程抵达开标现场,只需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济宁市不见面开标大厅,远程完成线上签到、投标文件解密、签章确认等环节,并可自行查看开标信息、进度和结果。12个标段、600余家供应商,整个开标过程仅用了30分钟,既避免了人员流动聚集,阻断了疫情传播途径,又为投标人节省了时间、费用和人力等成本。二是线上评标。投标供应商无须抵达评审现场,也不用准备纸质投标文件,评审专家登录电子交易系统获取投标文件、在线评审。5月25日凌晨2点以后,代理机构陆续将第一标段的资信标评审结果通过网络回传给投标人,投标人在线提出问题,专家逐一进行解答。对评审结果没有疑义的,借助电子签章在线签字确认。不见面开评标模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便民惠民的新举措,不仅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商务及出行成本,又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的良性竞争,增强市场活力。

四、投标“零成本”

本次财政投资评审及结算审核服务项目通过全流程线上交易,解决了供应商线下制作纸质投标文件、递交投标文件和参加线下交易等人力交通成本问题。同时,中心取消进场交易招标文件工本费、CA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等费用,实现行招标信息免费发布,公共资源交易环节的费用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下一步,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依托全市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秉持“应用尽用”原则,对进场交易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综合交易等各类项目全面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切实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推进公共资源公平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