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平台覆盖范围,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促进闲置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配置,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创新开设了首个为民营企业闲置资产交易免费提供服务的政府平台--“企业闲余”交易平台,推动了非国有资产类企业的闲置资源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并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领域试点事项清单。
一、调研走访了解企业诉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对辖区内200余家企业开展线上摸排、电话调研,对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实地走访,了解到有10家以上企业有闲置资产处置需求,20家以上企业有产品交易需求。增设“闲余交易”交易模块,能够破解民营企业闲置资产供需渠道不畅通、采购成本高、资源利用低效的三大难题,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活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从而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二、制定流程搭建交易平台。区中心每周两次向市中心沟通对接,开展交易流程推进会、系统研发研讨会,制定了“1个实施方案+1工作规程+4个文件模板”的工作体系,细化项目办理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搭建了“企业闲余”交易平台;组建专项服务组,开创“线上+线下”服务企业新模式,从收到交易申请、创建项目、发布出让公告到竞买人网上实名认证登录、在线完成报名、参与网络竞价、发布成交结果公示,服务组成员全程跟踪指导,为企业提供零时限、保姆式贴心服务。“企业闲余”上线以来,电话调研150余次,现场服务60余次,发布出让公告5条,完成交易标的8个,实现成交金额1922万元。
三、企业“大走访”收集意见建议。“企业闲余”交易平台上线后,区中心深入山东神力索具有限公司、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山东嘉源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祥县嘉鑫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济宁市嘉兴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欣格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规模企业,开展“大走访”摸排宣传活动,征集企业对“企业闲余”交易平台的意见建议。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企业除了有闲置资产处置需求,还有采购原材料的需求,如果平台能为企业提供采购材料反向竞价功能,将会大大节约企业的采购成本。同时,部分企业面临着生产经营上的困境,存在一批低效能的闲置设备和闲置状态的办公楼或厂房,急需转型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闲置厂房利用率。
四、完善功能优化平台服务。区中心根据走访调研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积极制定企业采购反向竞价交易流程、竞价公告等方案。目前,平台已建成以“正向竞价和反向减价”为主体的应用场景。“闲余交易”交易平台有效的畅通了闲置资产供需对接渠道,用正向竞价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库存价值、增加变现效率,用反向减价模式大幅节约采购成本,用电子化交易流程便捷高效的帮助企业降低交易的时间、人工和库存成本,通过数字化服务驱动企业生产方式和运行模式数字化变革,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同时,平台运用统计功能,实现交易项目成交金额、增收金额(节约金额)、增收率(节支率)等交易数据的统计分析,掌握全市范围内企业闲置资产交易市场情况,并将信息共享给大数据系统,为“企业闲余”交易项目发展、程序规范、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下一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积极拓展交易范畴,进一步探索闲置办公楼或厂房的升级改造,挖掘其潜在的社会、艺术和商业价值,提升闲置厂房利用率。探索企业知识产权、股权等资产交易,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全力推进“企业闲置”省级试点升级国家级试点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