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宁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手合作,顺利完成了济宁经开区首个跨地市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实现了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由县区全覆盖向跨地市层面拓展,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2022年6月2日上午9点30,“济宁经济开发区新河文化中心项目外幕墙安装工程项目”进行开标,该项目由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作为主会场、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分会场,在监管部门的全程在线监督和中心工作人员的“数字见证”下,评标活动历时5.5个小时顺利完成。
本次交易活动是经开区首次采用跨地市的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进行实时检测网络、系统、评标电脑等软、硬件环境,全力做好评标系统对接、测试等重要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全过程技术保障。主会场的三名评标专家和泰安分会场的两名评标专家通过画面同步直播、语音通话实时交流、在线同步评审打分、在线确认评标结果、网上电子签名等全流程网络远程信息交互技术手段,实现在同一时间不同区域的评标模式,打破地域限制,防止评标专家“评人情标、打人情分”,既实现评标专家和招标人、投标人的“空间隔离”,又实现了评标的“协同运作”,提高了评标质量和效率,有效避免专家地域分布不均、种类不全、“专家围猎”的风险。整个评标过程有迹可循、有据可靠,行业监管部门可以对项目进行全程实时监控,提高监管效率,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营造出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交易环境。
此次跨地市远程异地评标是济宁经开区分中心巩固提高远程异地评标服务水平的又一有力实践,也为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济宁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继续提升交易智慧化、便捷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互助合作,努力提高服务效率,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规范化、常态化运行,最大限度实现区域资源和专家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