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化远程异地评标应用 数字赋能公共资源交易

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化远程异地评标应用 数字赋能公共资源交易

远程异地评标是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经开区分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建立健全远程异地评标制度,积极深入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稳步实现,为进一步拓宽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协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远程异地评标场地规范化。为满足远程异地评标基本要求,经开区分中心在专用评标场地配备了必要的评标操作终端设备,与省专家库系统、专家云签系统、省市两级交易系统互联互通,在线获取专家库系统推送的评标专家名单,专家通过“刷脸”方式调用专家云签系统完成评标文件电子签名,提高了评标效率和安全性;配备了评标专家之间线上联络的视频会议设备、实时监控设备及数字见证设备等,实现评标现场音视频数据清晰采集,保障评标过程记录全面、真实、无遗漏、可追溯。

二、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制度化。贯彻落实《山东省公共资源远程异地评标实施方案》(鲁公资交字〔2022〕16号)文件精神,设立专门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岗位,负责异地远程评标工作的管理、协调和相关系统的数据录入、操作、维护等工作。健全远程异地评标应急服务保障机制,制定主场或副场停电、网络故障、电子设备或评标系统故障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确保出现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反应,保障远程异地评标活动顺利开展。加强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情况的跟踪,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可行的举措,及时向市级部门汇报反映。

三、远程异地评标领域延伸化。2021年经开区分中心按照《2021年济宁市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2021年济宁市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对标提升重点任务清单》工作部署,积极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水利工程领域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截至目前我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领域招标项目包括施工、监理、EPC总承包等阶段招投标项目均成功实行远程异地评标。同时,我区积极在政府采购、综合交易类项目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截止目前,我区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类政府采购项目和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类综合交易项目均成功实行远程异地评标。

四、远程异地评标运行常态化。秉持“优势互补、互惠双赢、扩大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经开区分中心积极推动与其他县市区的密切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朋友圈”,争取与更多地区实现专家资源共享。2021年中心作为副会场积极与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合作,在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远程异地评标试点项目12个,同时,扩大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类别,完成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个,实现了远程异地评标的常态化运行。2022年,中心持续推动与其他县市区的密切交流合作,分别与市中心、太白湖新区、高新区、邹城市、嘉祥县、梁山县、金乡县、任城区等市域内8个地区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2个,扩大了市域内远程异地“朋友圈”。在保证常态化开展的同时,中心又积极推进跨地市远程异地评标的开展,先后与泰安市、威海市、聊城市阳谷县、德州市等省域内4个地区实现远程异地评标项目4个,推动了济宁市与省内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了远程异地评标走深走实。2022年连续4个月建设工程类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占当月开标项目比例达100%,有效促进了专家资源跨区域跨领域共享。

远程异地评标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最大限度的隔离,既有助于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还有利于实现专家和软硬件资源共享共用,有效解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承载力和专家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交易信息全面记录、实时汇聚,对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测和预警,为实现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督提供支持。下一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将总结提升工作经验,更加注重改革的推动落实和协同高效,继续发挥好平台优势、场所优势、服务优势,主动对接省市内同行,持续优化招投标环节,助力区域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更多贴心、暖心、热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