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多措并举提升交易服务水平

多措并举提升交易服务水平

近年来,济宁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全面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为工作重点构建“互联网+招标采购”的服务理念,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等方下功夫,拉高标杆、勇争一流,以优质服务助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一、数智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区中心以数字化、智能化、电子化建设为重点,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力提升全业务在线办、全过程不见面、全方位数字见证流程电子化交易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一是区中心大力推行交易业务“网上受理”项目各方交易主体在线办理进场登记、发布公告、场地预约等全过程事项,我区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综合交易类项目均可网上投标、线上开标,项目实现100%“不见面”交易模式,破解远距离投标难题并有效降低企业投标成本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办事企业少跑腿”,各方交易主体“不来即享”,积极探索并实现“1+N”远程异地评标模式,更好地解决了评标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二是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发上线电子保函系统,积极向投标企业推广使用电子保函,行业主管部门在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中明确投标人可通过交易系统在线开具电子保函,实现电子保函在线实时开具、在线推送并大力推广“标立通”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同时配合“标立通”的虚拟版CA数字证书登录、投标文件电子签章及加解密功能实现投标、开标全程“掌上办”,极大提高了投标企业的投标便捷度。三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在线监管与数字见证依托济宁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平台,各行业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可通过电子平台实行在线监管利用数字见证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电子签章,完整保存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开评标音视频资料和投标资料,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我区建设工程项目实现100%在线监管。

二、主动靠前,增强服务效能

为更好服务我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开展,区中心建立了重点项目“标前主动对接、标中精细服务、标后跟进回访”的全程精细化服务长效机制,为交易各方提供“店小二”式周到服务。一是增设“标前岗”,根据招标人发布的招标计划,主动对接,靠前服务,为招标人提供政策宣贯、流程指导,协助招标人提前做好项目交易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确保交易项目按既定计划推进。二是全面推行“不见面交易”服务模式,区中心以全流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为抓手,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推行线上投标、不见面开标、线上评标、数字见证等“不见面交易”举措,为交易各方提供便利,营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三是交易活动结束后,积极开展标后回访工作, 中心成立服务小组对各方交易主体开展集中实地走访和全面电话回访,全面深入了解在交易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不断加大政策宣传指导力度涉企纾困解难力度,指导企业积极申报享受惠企政策企业或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络人建立亲清关系,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畅通联系对接服务渠道促进交易服务再优化、效率再提升。

三、了解需求,强化服务宣传

区中心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特点,坚持各方交易主体需求导向,积极做好信息宣传工作。一是努力拓展对外宣传渠道,不断扩大宣传层面和范围,在持续提升信息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宣传方向,突出宣传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本地区公共资源交易的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注重宣传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等业务开展方面的工作措施和经验做法。二是不断丰富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形式,积极采取日常服务面对面交流、召开座谈会、设置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征集栏、交易场所电子屏滚动播出宣传标语等形式,向各方交易主体宣传本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并为交易主体提供咨询解答服务。三是积极拓宽营商环境知晓范围,力争宣传全覆盖,把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做实做细,切实提升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影响力,争取在对外宣传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