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企业回访摸现状 把脉问诊促发展

企业回访摸现状 把脉问诊促发展

为聚焦服务质效,全面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服务水平,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经开区分中心践行“以市场主体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见证、远程异地、档案管理”等方面数字化建设,对市场主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访调查,通过了解服务情况、平台使用现状,把握提升优化方向,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企业回访,解决“从哪来”的问题

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业务场景、应用赋能、数据支撑、技术探索”等领域持续发力推进数字化建设,配套建成了电子保函、投标保证金分节点退付、电子档案管理等辅助系统,推行“电影院选座式”场地预约、“云视通”数字见证、“评定分离”等新交易模式,实现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26个节点全流程“无纸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持续增强。但是系统好不好用、流程便不便捷,在哪些地方还存在提升改进的空间,为进一步盘清家底、明确目标,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经开区分中心精细部署、明确目标,分别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中标人等15家市场主体开展调研访谈,对电子交易系统、服务平台、投标辅助系统等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从定位清晰度、受众范围、业务覆盖、功能深度、用户便利、创新程度六大方面对我区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多层次、多方位调查,搞清楚我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分析形势,解决“在哪里”的问题

近年来,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带领推动下,经开区分中心电子化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建设效果显著增强,正处在深入推动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阶段,但是与济宁市其他县市区相比,我区电子、音视频设备是否满足电子化开评标需求、电子辅助系统使用率高不高、系统功能能否满足受众需求、能否提高交易工作质效、工作人员业务技能高不高、服务态度好不好,我中心所处的位置是什么?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对调研中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用科学的方法定位出我区在服务模式、平台应用、系统功能、用户便利等维度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精准制定下步措施,使工作有抓手、破题有方法。

把握方向,解决“往哪去”的问题

正确的优化方向并非冥思苦想产生的,结合工作实际,济宁经开区分中心以“提升交易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分类梳理汇总本次调研中收集的意见建议,在服务模式方面明确整改方向和内容,制定具体对策措施,强化服务思想、改进工作作风,使调研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突破点,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在交易系统数字化服务水平方面,积极向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反馈市场主体在系统功能、用户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需求,同时,以公共资源交易数字便捷、规范高效为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不断助推完善数字化见证体系、促进数据“实时共享”“双向流动”、强化电子档案系统应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见证、监督、档案管理、数据安全保障、信用信息记录和场景应用”等方面数字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市场主体感到实实在在的便捷服务、高效服务。

在调研回访过程中,经开区分中心向实践学习,积极宣传我市招标投标最新形式及重大改革,解读最新政策法规、积极推广电子保函、远程异地评标、“评定分离“等制度,强化各交易主体的信用建设意识,不断提升交易主体政策知晓率。在宣传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政策和改革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加强党性锻炼、强化理想信念宗旨,增进了与市场交易主体的感情,深切了解了交易主体的需求,为营造我区公平、公开、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