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树立“阳光化交易、标准化服务、智慧化运行”的工作理念,抓好项目进场与现场见证“两场”服务,全力构建环节少、流程优、成本低、效率高、服务好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不断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以标准化服务严把项目进场。一是项目进场“一个窗口办理”,提高受理效率。所有进场项目统一在交易保障科受理,符合受理条件的,1个工作日内完成进场服务。不符合受理条件的,退回并一次性告知原因。二是开展“我为市场主体走流程”活动,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以模拟走、全程走的方式深入调研,通过对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存在的优化提升点和难点、痛点、堵点进行全面梳理、精准定位,广泛倾听交易市场主体意见,形成“服务及系统优化清单”。三是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交易中心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对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应急项目设立“绿色通道”,创新“一事一议+容缺受理”模式,最大限度简化手续,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以智慧化服务提高现场见证服务质效。一是推动专家抽取“透明化”。单独配置专家抽取设备,建立专家抽取见证人员轮岗制度,安排业务能力强、保密意识高的工作人员负责专家抽取工作,保证抽取场地与外部环境隔离,抽取全程实行全方位、无死角音视频监控。二是推进数字见证建设。中心高标准建设“云视通”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平台。数字见证管理平台将交易系统、影像监控、拾音设施、在线询呼等软硬件设施无缝对接、完美融合,使评标区域与数字见证室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变传统的“一人一标”现场见证为“一人多标”数字见证,既提高了见证质量和效率,又避免了近距离接触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三是见证清单式管理。以市中心印发的《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工作清单》为依托,对交易项目从项目进场、公告信息及招标文件发布、专家抽取、开评标、交易结果确认、重新评审等阶段全过程44项见证事项,一一认真仔细核对,一项目一交易见证清单,提高见证服务质效。
细微之处彰显营商环境。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将紧盯项目进场与现场见证“两场”服务,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