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微山县分中心在“微山县驩城镇袁堂村避险安置(EPC)建设项目”中首次采用“异室分散远程”评标新模式,通过物理、行为、技术隔离让招标人代表与评标专家彼此“不相见”,真正实现评审评标公平“看得见”。
“异室”+“盲抽”,物理隔离推动评审评标“公平化”。同步设置招标人代表与评标委员会其他评标专家独立标室,室内配备相应监控设备和隔音设施,通过物理隔离有效切断人为干扰因素,确保招标人代表与评标专家独立客观地进行评审。实施评标专家“盲抽”机制,通过专家抽取系统,从全省统一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评标专家,避免专家信息提前泄露,杜绝招标人代表与评标专家“作暗号”“打招呼”。
“分散”+“随机”,行为隔离推动评审评标“透明化”。全面推行招标人代表与评标专家“不见面”分散评标,到场后专家席位进行随机分配,实现“同标不同室”,在行为规范上有效规避招标人代表的倾向性、诱导性言论或者暗示性的意见建议而产生的串通评标风险,提升评标专家独立性。同时招标人和行政监督部门实时在线监控评标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行为,进一步提高评标的规范性、严谨性。
“远程”+“数字”,技术隔离推动评审评标“留痕化”。建立全程电子化追溯机制,招标人代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和电话呼叫系统与评标委员会其他评标专家进行远程沟通和交流,有效避免直接面对面的接触。监控设备和视频会议系统对专家抽取、专家席位随机分配、专家签到、评标系统登录等交易活动全过程电子文件及音视频档案实时汇集、存储、见证,实现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全程留痕”。
“异室分散远程”评标新模式是微山县分中心强化智慧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生动实践。下一步,微山县分中心将继续推进“招标人代表独立评标”这一举措,持续优化专家独立评标环境,并加大区域协作力度,推动分散评标与远程异地评标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着力打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