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2022年上半年推动评定分离、远程异地评标等工作汇报

2022年上半年推动评定分离、远程异地评标等工作汇报

    2022年上半年,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兖州分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1-6月,兖州区共累计完成建设工程类招标投标项目55个,累计交易额32.715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43项,总成交额14.7073亿元,节支0.7934亿元,节支率5.1%,国有企业投资项目12项,交易额18.0077亿元,节支0.4321亿元,节支率2.4%。

一、推进“评定分离”模式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常态化应用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等行政主管部门已相继出台《工程招标投标评定分离操作导则(试行)》,中心立足职能,通过招标人回访、与行业监督部门座谈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评定分离”模式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常态化应用工作。2022年上半年共完成55个项目招投标工作,采用评定分离项目53个,其中房建类项目24个、市政类项目19个(房建市政类项目全部采用“评定分离”模式),国土类项目(采煤塌陷区治理)2个、水利项目3个、交通项目3个,农业项目2个,

二、远程异地评标开展情况

利用济宁市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中心按照市、区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相关工作。2022年上半年,完成的55个招投标项目,共有49个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审”模式,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47个,综合交易类项目2个。

三、推动保证金缴纳方式多样化

在我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进行交易的建设工程项目,投标人可以采用投标保证金、保险保函、银行保函、担保公司保函任一形式作为投标保证。其中,保函类可选择电子保函或纸质保函,鼓励投标人选择电子保函参与交易活动。今年上半年,招标项目数55个,涉及企业数量159家,累计缴纳保证金金额1.44175亿元,其中,保函缴纳保证金额1.07766亿元,保函缴纳金额比例74%,电子保函缴纳保证金金额0.0682亿元,电子保函缴纳比例占保证金金额4.73%。同时电子交易系统与银行对接,启用投标保证金自动带息退付,实现投标保证金秒退付。保证金缴纳方式多样化以及保证金自动退付大大减轻了投标单位资金压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下半年,中心将继续按照市营转办及区委、区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提升服务水平,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地,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