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鱼台分中心:以无形资产交易“小切口”拓展新兴要素交易新类型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鱼台分中心:以无形资产交易“小切口”拓展新兴要素交易新类型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鱼台分中心

以无形资产交易“小切口”拓展

新兴要素交易新类型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鱼台分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优势,以交易项目为纽带、以交易平台为桥梁,探索新兴要素交易,形成无形资产交易模式,积极为县域便民点创新服务赋能,转变经营理念,创新政府、市场主体、民众等共赢运维模式,实现多方受益。

一、主动靠前,一对一精准服务。

一是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为积极推进无形资产新交易类型项目实施落地,组建专项工作推进小组,开展“店小二式”一对一服务,充分了解项目需求,协助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全天候、全时段提供法规政策咨询、项目进行准备、交易流程推进等服务。二是交流面对面,问题当下办。标前委派专人主动对接出让人,主动上门服务,汇总项目涉及的进场交易、标的设置、公告发布、开展竞价、成交公示、合同签订等环节注意事项,一次性告知出让人,实现出让人“零跑腿”,梳理出让人疑问难点,就交易公告中“竞买工作流程”、“便民服务点区域经营管理要求”等方面内容,开展座谈研讨5次,提出意见建议10余条、面对面答疑解惑,把问题解决在标前,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二、多层次宣传,扩大受众群体。

一是以鱼台县公共资源交易网为主,发散式宣传。鱼台分中心为出让人提供容缺受理、限时办结等服务,做到了项目进场“零门槛”,网上限时办结“零跑腿”,交易服务“零成本”,网上竞价“零接触”,“四零”服务保障项目第一时间发布在鱼台分中心网站交易公告,最短时间完成项目交易;此外,联合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县内受众最广的“观鱼台”微信公众号转载交易公告,扩大宣传范围,阅读量多达5000余次,同时,积极发动中心人员,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多平台分散式宣传。二是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宣传。积极配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召开2024年城区便民服务点改造项目专题新闻发布会,集中式宣介便民服务点的改造计划、运行方式、经营范围等,并就群众关切的烟草证办理、承租期等问题,当场解答,使得宣传层次进一步提升,打消潜在参与者疑虑。

三、创新运维模式,实现共赢。

紧扣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关切民生、突出创新、注重实效。抓住项目实施目标这一关键点,多次专题研讨,创新便民点运维模式,此前,公厕、驿站等市政公用设施由县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物业管理公司运行维护,不但需要支出管理服务费,还需要参与部分管理活动;现在,将公厕、驿站等市政公用设施改造升级后形成便民服务点,将便民点的承包经营权作为无形资产,探索实施公共资源交易新兴要素交易,以竞拍的形式,引入承租人,由承租人负责便民点及周边10米范围内的保洁管理(含野广告清理),病媒生物消杀防治,公共厕所内外设施、附属设施、便民设施的日常维修维护和补充更换,以及水、电费缴纳和化粪池清抽等,全面负责便民点的运行维护,同时承租人可以在便民服务点四周适当位置开展预制菜类、时令小吃类、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冷饮甜点类、生活副食类、文体活动类、儿童玩具类、图书报刊音响类、文化娱乐类、日用百货类等便民服务商品的经营销售。

2024年以来,共完成新兴要素即无形资产交易项目18宗,起拍价10.86万元,成交价21.96万元,溢价11.10万元,综合溢价率102%,个别溢价超400%。逐步完善无形资产交易模式,探索出盘活县域内存量资产新途径,仅首批便民服务点项目就变政府支出10余万元为政府收益20余万元,实现了30余万元的逆转,创新性转变服务者定位,由政府转变为市场主体,市场化运维,便民点区位优势明显,人流量大,可经营范围广,承租人可获得可观利润,同时,将原来便民点单一性用途变为多样化服务,市民享受到便捷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