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氛围,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环节保密操作,多举措狠抓交易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重点群体,努力打造便捷、高效、阳光的服务平台,最大限度维护好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权益,不断提高各方交易主体的满意度。
一“重”,思想上高度重视。中心定期组织召开保密教育专题会,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切实做到业务延伸到哪里,保密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保证各个环节不出漏洞,杜绝发生泄密事件,给每一名工作人员带上保密的“紧箍咒”。
二“查”,进行保密自查。首先中心根据业务的特点和性质,建立内部自查工作制度,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涉及的信息进行分类,哪些是需要公开的,哪些是需要保密的,在什么环节进行保密,在什么环节可以解密等情况进行剖析,梳理出可能存在的疏漏环节,及时进行补漏。
三“签”,签订保密协议和承诺。中心分别与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数字见证系统涉及的软件公司、保证金涉及的各类金融机构和专家自动语音抽取系统涉及的通信公司签订保密协议;与业务办理重要环节的当事人签订保密承诺,夯实关键主体和关键环节人员的保密责任。
四“审”,发布信息分级审查。建立信息分级审查制度,严格按照信息发布工作要求,规范中心网站信息内容和格式,分级审核把关信息的真实性、严谨性,坚决防止需要保密的信息产生泄露。
五“智”,科技赋能交易信息保密。中心加强科技创新,采用电子化全流程、不见面开标、电子签章等科技手段,加强信息的保密,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和“不见面”开标100%,同时让投标企业与代理机构、招标人和评标专家等交易主体“不见面”,降低了信息泄露和投标企业相互串通的可能性。下一步中心还将不断探索远程异地评标和数字见证等技术,进一步强化专家信息的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