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不断优化服务保障机制,以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切入点、发力点,实施一揽子务实举措,助力提升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助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提前介入,建立重点项目工作台账,指导市场主体做好进场前各项资料和有关事项准备工作,通过前置服务、精细服务,提前谋划安排,缩短准备周期,推动重点项目尽早进场交易。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进场登记,优先发布招标公告,优先安排开评标场地,优先组织远程异地评标,及时跟进解决交易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项目进场交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精准推进电子证照应用。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化电子证照应用,拓展电子证照使用范围,积极探索电子证照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通过数据对接和数据共享等方式,推动41类可下载的电子证照在招投标环节的使用,节省投标人的投标时间,提高投标效率。同时大力推广“标立通”微信小程序使用,打造 “指尖上的公共资源交易”,实现投标“掌上办”。从信息发布、招标文件获取到项目投标、“不见面”开标等环节均可线上完成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便民利企重实效出实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精准发力、精细服务,创新举措,积极推进,始终坚持为各方交易主体构建便捷的营商环境。持续完善提升数字见证系统,助推见证服务向规范化、精准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深入实施国有集体小额资产交易零佣金,全省率先免除竞得人向拍卖服务机构支付的“拍卖成交佣金”,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不断扩大远程异地评标跨区域交易合作范围,推动优质评标评审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效率和效益。

拓展公共资源交易范围。立足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在坚持服务好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内“应进必进”的项目外,充分利用平台的集合优势、制度优势、标准化优势,积极开拓服务渠道、拓宽交易服务覆盖面,在服务非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外的项目方面先行先试,实现“能进则进”“应进能进”。同时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工作规范,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