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公共采购》5月24日报道 山东邹城:聚焦数字转型 提升服务效能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公共采购》5月24日报道 山东邹城:聚焦数字转型 提升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山东省邹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贯彻“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交易数字化转型,擦亮“阳光交易”金字招牌,打造“数字化”“一体化”“标准化”“便捷化”交易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截止目前,全市进场交易项目267项,交易额58.34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

推行数字化见证模式。推动见证服务数字化转型,率先全省建立数字见证室。开发数字见证系统,实现“项目实时展现、现场全程见证、数据动态收集、问题即时处理”;“人工见证”变“智能见证”,提供音视频数字化见证服务,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制订出台《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现场管理服务规范》,真正建立起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闭环式服务功能体系。

探索智慧型数字监督。拓展数字见证系统功能,建立数字监督室,监督人员只需通过一个多画面窗口,即可实现对应项目的视频监控、外联呼叫、开标电脑桌面、专家进场记录等多维度和实时监督。研发电子投标文件上传IP与MAC地址双比对、电子清标、暗标错位评审、专家打分预警等,提高评审质量,进行围标串标分析。

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推行交易档案数字化管理,打造智能化“线上档案馆”。利用身份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版式文档等技术,实现对归档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自动化检测,推动档案管理从传统纸质档案形式到电子档案形式的转变,解决了传统纸质档案归档困难、数量繁多、检索效率低、保存成本高等难题,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档案电子化、智能化管理。

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分析系统按项目数量、金额、招标方式,或者按行业、专业、时间进度、地域等多个不同的纬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再通过二次整理加工后形成不同展现形式的数据分析结果,实现交易数据的总体分析与差异化分析,为研判市场形势,制定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和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创新专家费支付方式。创新专家评审费支付方式,实现在线充值、在线支付及订单查询等功能。有效规避了代理机构与评审专家的直接接触和对评审费的“讨价还价”,解决了评审劳务报酬发放之后无票据、发放标准不统一、远程异地评标费发放不便、评审专家超标准索要劳务报酬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场内运行管理水平,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运行。